新闻动态

产品介绍——肝脏体外3D模型

更新时间:2025-04-22 14:18:45点击次数:133

在药物筛选和肝病研究中,传统的二维(2D)细胞培养系统由于无法重现肝脏的三维结构和微环境,存在显著局限性。2D模型中的肝细胞常出现形态单一、极化丧失、代谢功能降低等问题,导致实验结果与人体生理反应存在较大差异,影响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。因此,发展三维(3D)肝脏模型已成为研究的必然趋势。3D培养系统通过模拟肝脏的细胞空间排列和细胞-细胞、细胞-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,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特性。朴衡博迈提供NAC-liver、肝类器官两种体外3D肝脏模型,助力您的肝脏发育、肝脏疾病研究与药物研发工作。

3D NAC-Liver产品介绍


图1 NAC-Liver构建示意图

图2  NAC-Liver的多谱系细胞组成。活细胞染料染色结果显示NAC-Liver中的肝实质细胞(PHH,蓝色)、肝星状细胞(HSC,红色)、肝窦内皮细胞(LSECs,绿色,上)、Kupffer细胞(KCs, 绿色,下)

NAC-Liver成功重现了肝脏的生理微环境,显著增强了肝细胞的功能和代谢活性。NAC-Liver模型中肝细胞的蛋白合成、尿素分泌和凝血因子表达水平均明显优于2D培养系统,表现出更接近体内肝脏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。

图3  NAC-Liver比2D培养肝细胞能够更好的维持肝脏生理功能

相比于2D培养系统, NAC-Liver的CYP1A2、CYP2B6、CYP2C9、CYP2C19、CYP2D8和CYP3A4代谢酶活性明显更高,且更稳定,表明其在模拟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更具优势。同时,NAC-Liver凭借其高度仿生的三维微环境和稳定的肝细胞功能,成为药物研发和肝病研究的理想平台。可用于代谢研究、病毒感染研究、疾病建模研究等多个研究场景,在药物肝毒性评估、抗病毒药物和肝病药物研发中表现出重要应用价值。其稳定的代谢活性和真实的细胞间相互作用,使其能够更真实地模拟病毒感染和肝脏损伤过程,为新药开发和肝病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持。


肝脏类器官(Organoids)产品介绍

肝脏类器官(Organoids)侧重于肝细胞的分化、增殖和再生特性,能够在体外模拟肝脏的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。肝脏类器官模型是通过组织解离构建的,将肝脏组织解离成单细胞或小细胞团,在特定的三维培养条件下诱导其自我组织和分化,形成与体内肝脏结构相似的微观组织形态。类器官模型中的肝细胞能够保持极性,展现出与体内环境相似的代谢功能和细胞反应特性。此外,类器官模型中还能够观察到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动态过程,为肝再生研究和肝损伤修复机制探索提供了理想的体外实验平台。


图5 肝类器官构建示意图

图6  肝类器官免疫荧光染色

(编辑:admin)